协会简介
广东省摄协于1958年成立,为广东省文联和中国摄协的团体会员,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摄影家、摄影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初创会会员为40多人,现有会员7484人,国家级会员1724人。
66年来,广东省摄协坚持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坚持文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历届主席团和全省摄影人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广东摄影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展赛、理论、教育、公益和交流等方面异常活跃,长期保持在摄影强省前列。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摄影术登陆中国的地方。在这块土地上曾经产生了邹伯奇的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林希之的第一个相纸和胶片,创造了中国摄影史上许多第一。走出了沙飞、石少华、郑景康、陈复礼四位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摄影大师”称号的摄影家,还有当代一批摄影家名师,许多成为中国摄影艺术事业的先行者、先倡者和重要的推动者。
一、创立品牌,不断提升广东摄影社会影响力
出精品、推人才、创品牌。为推动广东摄影全面发展,推出一批叫得响留得住的艺术精品,广东省摄协精心打造摄影品牌,不断拓展广东摄影发展空间。
一是广东省摄影展览:该展览是广东历史最悠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全省性摄影展览,1959年创办以来,两年一届,至今已经举办29届。大赛严格检验全省摄影水平,为我省推出文艺精品,发现和培育摄影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广大摄影人最为关注的优秀作品交流平台和展示舞台。
二是“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中国摄协、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摄协、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佛山市文广旅体局自2011年以来推出以“中国摄影之父”邹伯奇命名的全国创意摄影大展,至今已举办十届,目的是为促进中国创意摄影发展,发掘推出富有创新理念的摄影新人。
三是“星河展”——广东青年摄影家作品展:其宗旨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推介我省在摄影艺术创作中有一定成绩,具有发展潜质的优秀青年艺术家,推进摄影艺术的“新峰”建设。自2006年举办首届以来,已举办九届,为广东摄影界出作品、出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是广东省十大摄影家评选活动:该活动是广东省文联和省摄协为表彰我省在摄影创作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摄影家而设立的常设性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对于推动广东摄影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是“广东摄影目的地”:2020年-2022年,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组织创建和评选了三批共36个“广东摄影目的地”,展现广东历史文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风貌,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摄影助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助力广东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多元化赛事,唱响时代主旋律
广东,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人文和绚丽的民俗文化。2011年至今,为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示精神,创作一批宣传广东人文、美景、风情,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广东气派的摄影作品,先后开展了“大美广东”摄影展赛、“世界的开平”摄影旅游自媒体峰会暨沙飞摄影周、“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广东摄影展等。
三、加强摄影理论建树,为广东摄影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理论与创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广东省摄协长期致力广东摄影理论评论体系的建设,培养、选拔优秀摄影理论人才,推动摄影创作实践,至今成功举办了八届摄影理论研讨会,并出版相关摄影理论文集。2023年编撰出版《广东摄影史》,回顾近180年来广东摄影的发展历程,全面梳理我省摄影历史发展脉络,为广东留下一部用影像构成的社会人文历史档案,为后人研究广东摄影历史、促进广东摄影艺术的繁荣进步提供传承资料。
四、注重教育,为培养摄影新人、推出高端摄影人才夯实基础
广东省摄协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历年来举办了大大小小摄影培训班,譬如中国摄协会员培训班、广东摄影高级人才培训班、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广东校区基础班、提升班、专修班、无人机航拍培训班等,坚持理论+实践的摄影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五、文化惠民,推动全省摄影水平均衡发展
一是在全省各地持续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深入到基层警队、社区、农村等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促使各地加强摄影骨干的培养。
二是开展“摄影大篷车下基层”活动。广东省摄协利用周末时间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文化惠民工作发展,繁荣发展我省摄影事业而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品牌活动。
当前,摄影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信息来源,在社会各个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摄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重要的生活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广东省摄协将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聚焦时代、反映社会,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崭新的光影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