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我是‘68年儿童’,那个时代的孩子一定要尝试新东西。”
1972年到1975年,徐家因先后就读于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法国巴黎大学电影系。
随后在法国的18年里,徐家因一直从事与电影相关的工作,或拍纪录片。在法国,她依然舍不掉自己的老本行—她曾在法国摄影学院担任讲师,教授一帮贵族学生摄影术,她在法国的注册身份亦是“法国摄影师工会会员”。
事实上,徐家因的专业与“性”产生联系从那时就已开始。1980年代,她与香港“三级片导演鼻祖”李翰祥合作,为其拍摄电影《垂帘听政》的花絮及宣传片;私下里,她亦欣然接受法国朋友们之请,时常为他们拍上几组裸照,而拍摄对象大多为男性。
[NextPage]“我那个岁数,当记者时就已经历过太多的事情,越战什么的。拍裸体只是一个事情,一项工作,专业的摄影师是没有性别的。”进了影棚,徐家因只是一名摄影师。在她的体系里,拍裸体是一种高难度的唯美。至于性观念,“就是这个保守的地方,老要改却死不改!”她对内地和香港提出严厉批评。时值《花花公子》中文版刚在香港创办不久,应其出版人郑经翰之邀,徐家因开始担任《花花公子》中文版的摄影总监。陈宝莲、郭秀云、叶子楣、邱月清......几乎所有中国“花花公子迷”们“眼熟能详”的封面女郎照都出自徐家因之手。
“拍《花花公子》的不是妓女!老思想应该改!”
然而,徐家因并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她甚至“有一点点反对女权”。在这点上可以看出,她并未受到60年代全球青年们青睐的女权主义作家波伏瓦的影响。“我也并非推崇男权,因为任何一方要什么‘权’都不是好东西。”徐家因坚信男女生而平等。
2000年,徐家因为“AIDS Concern”(艾滋关怀协会)拍摄男性志愿者裸体公益广告照片,照片的主题仍与性有关—“Safe Sex”。
这些年来,徐家因借由她的镜头,借由“性”传达给我们的,似乎统统都只是一个相同的暗号,那就是—平等和自由。
哪怕,她曾经是著名男性杂志 《花花公子》 的一位著名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