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摄影大篷车
共赏荔乡春景,畅谈摄影文学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篷车下基层”(增城站)暨摄影文学委员会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作者:文:林晓华 高得吉 图:巫国民 钟聘枝 姚高育 王水强来源: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时间:2016/3/29
  2016年3月27日,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篷车下基层”(增城站)、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交流活动暨2016年增城区摄影嘉年华在增城区1978创意园区举行。

  上午,摄影文学委员会交流活动在1978创意园二楼会议室展开热烈学习互动,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作家、编剧家,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顾问陈中秋;广东省文联原巡视员张小军;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张宇航;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巡视员、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承旗;中共广东省委巡视办公室主任何伟胜;广东省作协文学院原副院长、作家,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顾问廖华强;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主任郭小宁以及摄影文学委员会委员14人出席了活动。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广东省文联原副巡视员黄浩出席。会议伊始,郭小宁为摄影文学委员会委员黄铁兵、林兆雄颁发聘书。活动安排了张宇航作了《摄影与文学互动尝试》的精彩演讲,以西藏阿里之行为例,讲述摄影与文学的双重构思与表述,他说,互动途径有两方面:一是拍摄构图、构思时加入文学的想像,用以表达照片的张力;一是选择照片时,抓住意境切入点,用文学的联想、形像思维挖掘照片内涵,增强吸引力。接下来陈承旗也作了《摄影文学创作的体会》精彩分享,以自身拍摄中国西藏的经验体会,以新出版的摄影作品集《朝圣》为例,论述了其中的文学味、禅味和艺术味,深刻的文学感悟,富有哲理的诗文字句,使摄影与文学互相渗透,相得映彰。与会委员围绕着摄影与文学的关系,各抒己见,分享自身的拍摄体验,用独到的眼光去诠释摄影与文学的内涵与联系,也为文学委员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交流会在活跃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当天下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篷车下基层”(增城站)活动隆重举行,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领导及委员陈中秋、张小军、何伟胜、张宇航、陈承旗、廖华强,特邀嘉宾黄浩;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主任郭小宁,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主任梁力昌,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黎明,以及增城区摄协、龙门县摄协影友、摄影爱好者等20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郭小宁代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分别向增城区摄影家协会、龙门县摄影家协会赠送《“仁化杯”广东省第25届摄影展览获奖入选作品集》。本次活动还开展“摄影大篷车下基层”(增城站)摄影比赛,共收到反映增城区城市建设变化、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和人文景观的作品近600件,最终评出获奖作品42幅,其中一等奖1幅、二等奖2幅、三等奖3幅、优秀奖36幅。为拓宽摄影创作思路,引导影友探讨摄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郭小宁特别为增城影友带来讲座《摄影创作的文学思维》,从文字的产生、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以及摄影术的起源与发展,探索两者之间的渊源和联系;并从摄影构图、作品命名、作品修辞、作品分享和提升摄影作品内涵等方面,详尽解释了摄影与文学的融合、应用。以散文《故乡•海》配上一系列海洋题材摄影作品,图文并茂地传达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对故乡深沉的感情,引起了广大影友的情感共鸣。其后,梁力昌就本次摄影大篷车部分获奖作品作了细致的点评,从拍摄理念、构图技巧、线条与色彩等角度指出了作品的优缺点,教导影友在拍摄过程中勇于创新,赋予作品想法,并逐渐完善自己的摄影技法。

  本次摄影大篷车和摄影文学委员会交流活动走进增城,开拓了摄影文学委员们的视野,拓宽了思路,陶冶了情操,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推动摄影文学的发展及增城摄影事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广东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作家、编剧家,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摄影文学委员会顾问陈中秋与与会委员分享经验


张宇航副主任主讲《摄影与文学互动尝试》


陈承旗副主任主讲《摄影文学创作的体会》


郭小宁专职副主席主持摄影文学委员会交流会议


梁力昌副主席点评大篷车部分获奖作品


郭小宁专职副主席为摄影文学委员会委员黄铁兵颁发聘书


郭小宁专职副主席代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分别向增城区摄影家协会、龙门县摄影家协会赠送《“仁化杯”广东省第25届摄影展览获奖入选作品集》


郭小宁专职副主席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参观展览


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