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理论 > 郭小宁: “摄影艺术家的深沉”
郭小宁: “摄影艺术家的深沉”
作者:郭小宁来源:广东文艺网时间:2020/4/3

——评析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摄影家获得者

  郭小宁

  作者手记:摄影术的发明至今170年历史。开始,是一些画家用来抓取即刻发生的瞬间,提高他们观察事物规律的能力,逐渐发展成为以艺术摄影和纪录摄影两大板块为基础的多元并举的摄影艺术,在当今中国摄影评判体系里被细分为:艺术摄影、纪录摄影、人像摄影、广告摄影、商业摄影以及摄影理论等类别。摄影史的发展车轮是沿着摄影艺术和摄影技术双重轨道并肩前进的。1844年广东人士邹伯奇发明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摄影之器),便注定了广东这块土地承载着发展和繁荣中国摄影事业的神圣使命。

  2009年10月13日

  一、 安哥——见证邓小平时代

  安哥,本名彭振戈,1947出生于大连,1949年岁父母到北京。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海外亲戚送给安哥的父亲一台照相机,小时候的安哥要求父亲教他学摄影。父亲把他带去拜见陈复礼大师,去蔡俊三家看香港的"摄影画报",薛子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安哥常常与薛子江的儿子走在一起,切磋影艺,环境的熏陶,他迅速入门。

  安哥踏着共和国的足迹,紧贴时代转折点成长,无论经受逆境或顺境,他一样感恩。安哥以纪实摄影为主的,兼顾风光摄影,参与策展活动,涉猎摄影理论。20世纪80年代曾与多位影友集资在广州越秀公园举办了三届《人人影展》。1996年组织并参加了由广东省新闻摄影协会主办的、有内地和港台的80多位摄影师到会的"'96中国报道摄影交流会".这是一次大碰撞、大研讨、大交流。这个时期,适逢广东报业酝酿改革,报业集团走上市场,对图片的需求很大,媒体的老板都泡在那里抢着与影友约稿,2001年,安哥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视觉八十年代、视觉九十年代)出版;2002年在第二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安哥策展《南方十一人》影展,曾获"欧莱雅中国当代摄影师大奖"铜奖;2006年被评为"广东首届十大摄影家"之一;2009年出版《哥哥不是吹牛皮》。

  《生活在邓小平时代》是安哥记者生涯的高度浓缩、艺术才情的集中迸发。他的镜头始终瞄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民众生活场景,足迹踏遍中国大江南北,镜头记录了创办特区、个体经济崛起、海南汽车事件、告别三峡、老山战事、广东"四小虎"、中苏边境贸易、南下打工潮、中国首次选美等重大事件和要闻。还有看似琐屑的平民百姓之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以及知青的苦涩、与猪相依为命的农民、大龄青年的婚事、洗脚上田的真情、球迷的狂热、环境的恶化、上班族的辛苦、新女性的姿彩以及下岗者的抗争等以民间立场、平民视角回顾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各层面,再现了邓小平时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民间生活细节和众生百态,视野广阔、纵深感强、时代气息浓郁,曾荣获第7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二、廖俊鸿——与特区对话

  廖俊鸿1966年出生于惠州博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廖俊鸿在20世纪80年代初移居深圳,供职于市府城管办,1984年开始接触摄影。

  因为他爱好摄影,单位安排他搞宣传工作,他曾参加深圳市"新星杯"摄影比赛并获奖,为此,他受到很大的鼓舞,此后,他在摄影方面投入的精力和经费也就更多了。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几乎是全民炒股,廖俊鸿也不例外,他把炒股赚的第一桶金,拿去买了摄影器材。

  1994年,廖俊鸿调到《劳动时报》当摄影记者,走上了专业摄影的道路,可惜,该报在1999年停办。是继续找单位追求摄影事业还是自己创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廖俊鸿徘徊了起来……那时的深圳,鲜活的每一天吸引着廖俊鸿的眼球,感动着他一颗敏感的心;他上班时都要从邓小平的巨幅图像前经过,令他心潮澎湃,他要用相机与这座城市对话,记录特区的变化,他走上了自由摄影人的道路。他的摄影作品得到很多单位的青睐,从而有了生活的保障并从摄影活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廖俊鸿的《和谐的旋律》是在深圳大梅沙创作的。当时,他突然看到一簇光,创作灵感就马上涌现。为选取一个好的角度,他踱来踱去,找到一个比较精确的位置后,就投入创作。当时,他用的是富士S3数码相机,相机质感和色彩还原都非常好,这组作品是从100多幅摄影片中选出来的,毋须经过后期加工,该作品在2006年获得广东省第21届摄影艺术展览金奖。

  三、黄楚中—— 获奖专业户

  黄楚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广东佬,你听着听着他说普通话可能会替他担忧,但实际上,他是一个很干练精明的老广。他出生在广州番禺市桥镇的一个普通人家,因为小时候家庭贫困,他要穷则思变,唯有勤奋读书。

  黄楚中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当了一名人民教师。生活虽然安定了下来,但画家的梦依然在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画炭像能赚钱,一种急迫要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欲望促使他要学炭画。于是,他就练起画来。他效仿别人的做法,主动为村里的老人家画炭像,然后上门收钱。尝试到甜头后,他得意了,但没有忘形。他要提高自己的画技,就到书店买了一些美术书回家自学,从人体结构到面貌神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981年,黄楚中在艺术道路上进入了一个转折点。正当他的画像手艺在方圆小镇传开的时候,正当他可以以炭画谋生帮补家庭的时候,也正当他认为自己已经实现画家梦想的时候,他巧遇了一名斗胆用相机拍摄照片的同学,一时间,打破了他认为只有相馆或媒体记者才能持有相机的一贯看法,他开始学习摄影。当时,黄楚中学摄影的动机是要把顾客的相片拍摄回去作为画炭像的素材从而继续赚钱,始料莫及的是黄楚中从此迷上了摄影。1986年,他去工商局登记开办了一所照相馆,只要是为人拍摄艺术照和放大相片。由于他注重灵活经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渐渐有了积蓄,淘到了第一桶金,他的胆子也逐渐壮大起来。为把事业做大,于1990年,黄楚中一口气买了10万元的铺面和照像器材,正式辞职下海经商,他把小相馆扩大办成大型婚纱摄影冲晒店。为提高商店的美誉度让顾客满意,赚取更多的财富,黄楚忠刻苦钻研艺术创意,在经营中汲取艺术养份,通过长期的艺术积淀,慢慢迈向成熟。

  黄楚中是一个不满现状的人。他不因为赚了小钱儿忘掉了艺术,对于摄影艺术追求,他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为人拍照片,而是开始探索艺术创新,用自己的经济基础支撑人生漫长艺术之旅。1996年,他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的学习,开始在艺术提升上进行投资。因为有暗房制作的功底,所以成绩连续两年都是在班上排名第一,给予他莫大的鼓励。

  黄楚中的获奖作品《丰收时节》曾获2007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银奖。该作品是在一个下午拍摄的。他仔细观察过周围的环境,因为工人在下午4:00点后就不再洗莲藕了,这个时间是会影响他所追求的色温的,所以在后期制作时,为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他有意识地调整色温,运用摄影的艺术表现手法,让画面焕发出类似油画般的艺术意境,让庸常的生活细节呈现出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高雅艺术之美。该作品之所以获得成功,是他长期关注身边、关注农村、从农民劳作中攫取艺术精华的结果。

  黄楚中崇尚自然,触景生情,灵感迭出。在全国影展、国际影展上连续7届(年)有作品获奖或入选,他的目标是要做到连续十年获奖,然后着力培养新人,把自己的追求和争夺奖项的人生体会传承下来。在今年13届国际影展中,他获得1银、1铜、1优秀、3入选,几乎抱揽全奖,成为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

  四、赵青——勇挑时代重担

  在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摄影)初评阶段,赵青参选的作品《北川废墟上的幸存者》在参选条件上评委有分歧,能否跳出陈规?引起了评委的讨论。

  画面没有震后的悲凉,没有救灾的震撼,有的是活着人的在废墟中的一种生活的常态,它打破了哭号、跳出了哀鸣,缕缕袅袅炊烟传出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信号。初评评委、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廖曙辉打破沉默:必须建立起属于我们广东摄影艺术的评判体系,这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鲁迅文艺奖本身是广东设立的奖项,为什么老是在观望?在参考?我们要突破。话音刚落,便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灾难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媒体都迅速做出了反应。深圳晚报特派赵青跟随广东边防总队第七支队乘专机进入受灾较重的绵竹市汉旺镇。《北川废墟上的幸存者》就是他在灾区经历12天270小时惊心动魄的现场采访、历经生与死考验而创作的。那是5月13日早晨,赵青从深圳登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这是一次在非常情况下的空中之行。他与109名救援官兵搭乘南航一架波音客机,登机时,机场工作人员发给每人发一张白版登机牌,上面没有航班号